关于web3的那些事
web1与web2
web1只读,类似于在互联网上看报刊的那种程度,典型的公司例如新浪、搜狐之类,可以阅读的一种形式。
web2是可读可写,具体一些就是可以创造内容的形式,可以点赞评论可以发表意见可以互动的形式,典型就是2004年 facebook 的诞生,后续衍生出一系列类似形式的产物,微博、b 站、抖音、知乎、滴滴等等。
如此web2就形成了一个目前互联网公司的一种商业模式:
- 免费、便宜的服务吸引用户
- 获得用户数据
- 靠推送广告赚钱
但是这种形式多了之后,用户信息反而变得更加稀缺,互联网公司不能再局限于这种形式,于是就到了web3的形式。
基于区块链的web3
所以从web1与web2走来之后,web3基于区块链,不光可以读取信息,创造信息,还能拥有自己的信息,就好像是在网络世界里的一个独立的经济系统。
以区块链为底层架构逻辑,衍生出一整套与现实隔离的经济体系,不需要中央管理者(去中心化),而是通过自己的激励机制让它维护与运行,还可以由此自己升级,它拥有自己的货币,自己的组织形式,自己的服务模式。
加密货币
区块链自主运行,需要一个体系来激励大家自主的维护这个体系的运行,这个就是加密货币,可以把加密货币理解成区块链系统当中的一个 token(令牌)。
理解比特币,就是矿工在区块链上打包信息,维持这个区块链的运行,打包好了信息,就在交易的过程中抽取部分比特币作为奖励。
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区块链,代码也可以进行复制粘贴,每一条区块链上都会有一种加密货币,作为它的原生代币,用的人多了,认可的人多了,代币就会涨价,类似于这个区块链代表的股票,越多人认可这个区块链,这个区块链上的代币就越值钱。
由此,这个币就有了投资的属性,大家对其的相信程度,取决于背后能不能编出一套好的故事,加密货币这种东西不受中心控制,就满足了炒作的特点,同时也利用了人们不劳而获的那种心理,所以推上了风口浪尖。
交易平台
现实当中转钱或者交易股票,需要去到银行或者交易所这种地方,加密货币的市值目前很高,同时每天不计其数的交易也在发生,于是乎,交易平台应运而生。
做的比较大的就是类似币安(binance)之类的平台,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市场与产品,并且树立了自己的行业地位。
同时当交易规模发展到一定地步之后,就有一些制度创新,并且生成自己的金融体系来增加币圈的货币流动性,于是,DeFi 产生了。
DeFi——Decentralized Finance 去中心化金融
它不需要像银行、券商、清算所,在中间作为中介机构,大部分创新都是把现有金融体系当中的业务搬到了币圈:
- 加密货币的借贷
- 加密货币的保险
- 加密货币的清算
- 加密货币的金融衍生品
- 杠杆交易
稳定币 Stablecoin
不论对于 DeFi 还是 web3 一个重大创新就是稳定币 Stablecoin 的出现。
加密货币有一个问题就是波动太大了,稳定币的作用就是一比一与美元绑定,相当于在web3的世界持有美元,也不用担心其价格过山车,提心吊胆的。这样不论对于投资者还是 web3 公司,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激励。
一些比较大的稳定币,泰达币(Tenther) 、Coinbase 的 USDC、Binance 的 BUSD 的交易量都很高。
泰达币(Tenther)交易量远超比特币与以太坊,等等。
稳定币背后的算法也不大一样,有一些百分百与美元绑定,比如 USDC,BUSD。还有一些是算法稳定币,并不是完全抵押,存在一些风险,例如 Luna。
以太坊 Ethereum
区块链一开始好比公开账本,记录一些交易信息,而 2015 之后以太坊的出现,出现了一个叫智能合约(Smart Comtract)的东西,可以记录信息,还可以运行程序。
于是可以写出去中心化的自动运行的程序,就是去中心化应用(Decentralized Apps),也称为 DApps。(理论上可以把现有所有的 app 搬到区块链上bushi)
于是以智能合约还有区块链作为底层架构,不光是网络世界,现实世界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重构。
简而言之,去中心化的版本,把数据内容的归属权全部都归于用户自己。
不只以太坊一家,比较大的公链如 BNB Chain、Polygon、Polkadot、Cardano 之类,都相对以太坊而言有不同程度的侧重。
应用场景可以不断扩展,区块链不只是交易体系、货币机器了。
NFT Non-Fungible Token 非同质化代币
NFT 可以简单理解为数字世界的版权概念,数字技术可以复制,但是有了这个版权之后呢,就不要类似什么权威机构的认证了,也可以分清楚是谁的。
于是你可以知道:
稀缺,可以讲好品牌故事的东西,就是相当理想的投资品。
交易
虽然规模比不上上述所讲的加密货币,但是也相当的客可观,目前最大的公司也就是 OpenSea。
NFT 不光可以用来投资炒作,还可以用来产生出独一无二的数字藏品,并作为一种营销的手段,就像之前的无聊猿。只要有热度有流量就可以拉新用户与用户互动,从中获益。
游戏
web3 当中游戏和普通游戏最大的区别,拥有自己的经济体系,有自己的加密货币来作为流通货币,无论什么元素,都可以放在区块链上变成 NFT,让虚拟的系统一下变得无比真实,因为这里面的东西都可以在现实世界换真金白银,游戏越火,玩的人越多,NFT 就越值钱。(点名csgo)
出名的有 Sandbox 之类,那 web3 的游戏和元宇宙的游戏可以这么理解,元宇宙(meta)要构建在 web3 的基础之上,因为 web3 的游戏与钱那些东西挂钩,于是乎 web3 的游戏并不是纯粹的游戏,而是”赚钱“。
也叫做 GameFi。如果游戏可持续可不断交易,那就不是一个虚拟未知的庞氏骗局,反之亦然。
但是,不可置否,游戏是 web3 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了。
其他区块链实现的
- 区块链与物联网
- 连接区块链与现实世界的数据
- 去中心化的存储
但是 web3 现实与理想差距还很远,有技术上的问题,也有人性上的问题。
人性对投机的渴望
作为普通人,我可以通过买币,拥有币来成为这些未来可能潜力巨大项目的天使投资人,这些投机的心态,让币、NFT 的价格被炒的很高。
现实当中当你有个想法创业,形成雏形、融资、发展、融资、发展循环,直到上市股票在二级市场交易,但是在 web3 当中有想法就可以立马发行属于自己的代币,直接跳过那些繁琐的步骤直接 ipo。
还没想好怎么发展,这边股票就流通炒作了,回报的速度非常之快。
比之前的互联网公司三五年的发展还要之迅速,同时会吸引大量人才涌入这个赛道,周期越短,风险越小,roi就越高。就像前文提及的加密货币的股票属性,相信的人越多,它越涨。
人才 资本 关注度
泡沫经济。
市值蒸发。
惨绝人寰。
DYOR Do Your Own Research
做好你自己的研究,在时代的风口,不要被吹跑。